首页 > 快讯 >

成都双流:抢占核能新赛道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3-06 15:40:27 中国创投网

核能产业研发设计中心所在地——成都市双流区怡心湖 (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何子蕊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近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媒体团在四川省成都市调研采访时发现,这座自古以来就将创新基因融入城市发展肌理的全国超大城市,处处呈现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万千气象。其中,双流区表现得尤为抢眼。

1月30日,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在四川开工建设,吹响了全省核能领域竞相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角。作为该项目建设方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所在地,双流区积极与之对接并达成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成都首个核能产业园——中核核能产业园。目前,项目已完成生产制造中心产线布局方案设计,预计3月启动施工建设,9月正式投产。

据成都市双流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院地双方将围绕“一个目标、两个中心、五大基地”为主要内容的“125”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推动“院地企”等多方协同联动,力争10年内实现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实现“一个目标”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引领,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预计的是,未来人类将进入一个以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知识文明时代。谁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谁就能在未来激烈的全球竞争与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赢得发展先机。

核能产业是人类目前科技水平最高的产业之一,是我国的重要战略

新兴产业。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推进核能和平利用,对于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清洁能源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围绕国家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202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启动实施核能与核技术应用、先进装备等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谋划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生物经济先导区。

2024年成都市两会召开期间,成都市人大代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一所副所长张劲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点谈到了核能在成都的广泛应用前景。在会上,张劲松还专门提出了“关于加快双流区中核核能产业园建设的建议”,该产业园涉及核电装备制造等诸多领域。

双流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双流区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核裂变、核聚变资源,并且相关科研实力雄厚的区(市)县。如今,中核核能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无疑将成为推动成都“制造强市”战略的重要力量。

即将开建的中核核能产业园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该负责人表示,“125”战略中的“1”即“一个目标”明确提出,将依托双流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对外开放中的枢纽功能定位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实力,尤其是依靠作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和先进能源开发工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绝对技术优势,打造投资超百亿元、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产学研用”产业园。

建设“两大中心”

初春的巴蜀大地,处处生机勃勃,核能产业应用高质量发展热潮涌动。在成都市双流区,核能产业园建设序幕即将拉开,天府国际生物城动力十足;在绵阳市中国科技城,聚焦核医学领域的涪江实验室成功揭牌组建;在乐山市夹江县,核能应用建设项目现场热火朝天,围绕“两图一表”挂图作战……

放眼全国,成都在核能转化应用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在未来产业布局中,先进核能被写进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按照工作安排,成都将推动先进核能等24个细分领域加快突破,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区。

从双流来看,区内创新资源富集,拥有四川大学等6所高校,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科研院所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台33个,还拥有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M(HL-2M)托卡马克聚变研究实验装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等大科学装置。

作为核能产业园项目合作方,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是以研究设计核动力为主,带动其他堆型反应堆相关技术研究设计的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和先进能源开发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即便如此,在全省、全国核能产业厚积薄发催生出澎湃动力的大格局中,双流区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该区将紧紧围绕“125”发展战略的“2”精准着力,锚定核电产业链中的设备制造、核电站设计、核电站运维等关键环节,差异化特色发展。

中核核能产业园将充分发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科研优势,整合其旗下众多公司和产业项目,强化“院地企”深度合作,聚焦聚力建设“两大中心”——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核能生产制造中心和研发设计中心。其中,生产制造中心位于双流区的成都屏芯智能制造基地,研发设计中心位于双流区怡心湖B区,两中心相互呼应、互相促进,推动产业建圈强链,集群成链、延链补链,构建“人城产”融合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和生态圈。

构筑“五大基地”

事实上,中核核能产业园之所以要建设“两大中心”,其核心要义之一,是要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精准发力,在园区建立一套自主可控、安全有韧性的全链条闭环式核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体系机制。

近年来,双流区在这方面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创新探索和实践。

据双流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流区工业企业总数超过2051家。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2021年,双流区依托第三方、我国技术交易生态体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广州博士科技”,在全市创立了首个(区县级)科技创新中心。

2022年7月,双流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委领导下的成都市双流区科技创新工作专班,以区新经济和科技局为统筹、区总工会为主要推动力量,重点推进全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区新经济和科技局负责对上、对外拓展,区总工会负责对企、对内协调,双方各司其职,既协同联动,又互为补充。

双流区充分发挥工会群团组织与辖区内大院大所和企业联系紧密的“非官方”关系和特殊“纽带”作用,从“进得了门、见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等方面精准着力,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区4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全链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机制和“一对一”高效服务新模式。

双流区围绕做优协同创新转化特色功能,携手驻区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台,“一院一所一策”推动科创资源加速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中心线上发布,电子信息概念验证中心落地运行,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筹建。全区创新载体达98万平方米,银河596科技园获评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

双流区聚焦聚力强化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引导基金,完善项目筛选撮合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储备库;夯实人才支撑,推进项目人才“双招双引”,多渠道引育产业急需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全区拥有各类人才60.5万人。

中核核能产业园正是双流区以“科技创新工作专班”新模式推动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据介绍,按照“125”战略,双流区将围绕“一个目标”“两个中心”,聚焦装备制造、核电研发设计等产业链“五大环节”,构筑“五大基地”,即高端装备产业基地、一体化研发设计基地、国家科研配套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业链协同基地。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要为产业园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汇聚、加快形成科技创新高地奠定基础;双流区主要依托在核电装备制造、核技术应用领域的领军作用,与之合作引入设备制造、核电站设计、核电站运维等重点项目,实现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国家级核能产业集聚战略高地。

全国核能看成都,产业转化在双流。按照“125”战略规划,双流区未来将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有机朗肯动力转换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等不低于10个科技成果在产业园转化落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