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产学联动共话未来:计算机学院举办具身智能交流会

2025-03-17 15:21:44 今日热点网

2025年3月14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智能机器人研究团队与上海维象极限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具身智能交流会”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学术界、投资机构、上市公司及产业界的数十名代表参与,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技术的前沿发展及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路径。

聚焦前沿:具身智能引领AI新形态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在会上发表致辞中强调:“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迈向通用化的关键一步,也是复旦大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核心方向之一。”他回顾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长期积累,指出学院依托多学科交叉优势,已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从仿生感知算法到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复旦大学的竞争核心力是算法,以精准的算法支撑解决真实场景中的复杂问题。”

技术突破:从感知到执行的闭环创新

以“机器人大脑”为核心研发内容,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团队负责人戈维峰与陕西火星智造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合作落地了的上海维象极限机器人有限公司。戈维峰作为该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团队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项目围绕“多模态感知与决策”“仿人运动控制”“灵巧手操作”“物理仿真与虚实融合”四大模块展开,旨在打造机器人智能决策中枢,推动人工智能从专用智能向通用化、适应性强的具身智能系统演进。

戈维峰展示了上述四大模块的多项关键技术进展同时还演示了仿真平台的智能体导航案例,模拟机器人在虚拟家居环境中执行“转向、行走、定位”等指令的全过程,展现了高精度环境建模与任务执行能力。

多方与会:共话具身智能商业化前景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及具身智能科研团队,艾录股份、泰坦股份、荣泰健康、迎丰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或董秘,以及上海军民融合基金、杨浦科创集团、上海杨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创投资等十来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出席参与了本次交流会。活动现场,各方代表围绕技术商业化前景展开了热烈讨论。

产业方代表上海佰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智认为,推动人工智能从专用智能向通用化转变,还需尽快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行业标准的统一;上市公司代表艾录股份董事长陈安康指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养老、医疗、物流、特种作业等场景的应用潜力巨大,有望成为下一代智能制造的核心驱动力,其通用性可降低部署成本,推动行业规模化。

产学研协同:加速技术产业化落地

上海市杨浦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孙莉敏指出,杨浦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杨浦区正在加快建设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已推出多项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未来将依托复旦大学平台资源,为上海维象极限机器人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提供全流程的支持和服务,深化产学研合作。

“人形机器人不仅是技术的集成,更是社会生产力的革新。复旦愿做‘桥梁’,连接学术探索与产业需求,让实验室的成果真正服务于千行百业。”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王新总结道。

本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进一步彰显了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引领作用。通过与产业界和投资界的深度合作,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将继续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